星座历

真正幸福的人,即使有痛苦的时刻,他也知道痛苦过后依

2023-05-14

做一只“幸福的包子”幸福是什么?在我看来,幸福就是一种感觉,是灵魂的成就,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。它无关乎金钱,无关乎地位和名声,而在于你自己的精神层面是否感到和谐。说白了,幸福是一种快乐和意义的结合。其中,快乐就是活在当下所体会的那种 愉快、欢乐、满足的情绪状态。意义就是指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,你知道方向,有理想,你知道所有的步伐都是在向那个方向前进。

真正幸福的人,即使有痛苦的时刻,他也知道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。

如果我们把快乐定性为短期的欢愉,把意义定性为长期的有意识的追求,那么,中国人对待幸福的态度大体可分为4种:

第一种,饮鸩止渴型。执这种幸福观的人,会为了眼前肉体和感官的快乐,而完全罔顾长 远的目标。在中国民间文化中,飞扬着这种幸福观的散乱灰尘。比如,一些人尊崇的“人生在世,吃喝二字”、“有权不用,过期作废”的人生哲学,以及年轻人中流行的说法“不在乎天长地久,只在乎一朝拥有”,都有及时行乐、逃避痛苦的内核在其中。

第二种,黄连团子型。所谓黄连团子,即是用黄连磨成粉当做皮,把一个美好的理想当成馅包在里面。这种幸福观指的是有些人目前的生活过得清苦,图的就是将来有一天可从容地享受幸福。也就是常说的苦尽甘来。这种幸福观,在底层老百姓中比较 流行,主要是由物质生活条件的低下和社会的不安全感所导致。他们吃苦耐劳、未雨绸缪,一直在预约幸福,但能真正最后享受到幸福的人又有多少呢?大家常说“我父母一天好日子也没过上”,指的就是这种“亲不待”的遗憾。

第三种,馊馅饼型。 如果说黄连团子的馅是甘甜的枣泥或莲子羹,有着甜美的成分的话,那么这第三种幸福连馅带皮均一无是处。这种幸福观指的是某些人固着于一种既对眼前不利、对长远也没有好处的生活状态。这种人很消极,认为自己根本就不配有幸福,破罐子破摔,放弃了 对幸福的追求,以至于当下不幸福将来也不幸福。在心理学上,有一个专业术语,叫做“习得性无助”,指的是在本来可以选择主动逃避的时候,由于以往的痛苦经验所产生的绝望经验,出现被动地等待痛苦来临的行为。这种习得性无助,会让我们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 力。

第四种幸福观,且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,叫“幸福的包子”。“包子皮”就相当于我们当下的欢愉,“包子馅”就相当于我们长远的理想,是我们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感。我们吃包子时,既能吃到松软美味的包子皮,还能品尝到可口的肉 馅,这种享受的过程象征着我们既体验当下的欢愉,享受幸福,还能在任何时候看到希望,找到正面积极的方向,坚信有美好的未来。

前面三种幸福观或可怀疑,持第四种幸福观的人,才真正谈得上有幸福可言。不妨珍惜“此时此刻”,给自己做一个“幸福的包 子”,学会欣赏生命进行时的风景。其实,真正幸福的人,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,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,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,他知道这些痛苦过后,依然指向幸福。甚至可以说,这些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 分。因而他在总体上仍然是幸福的。

幸福的获得有赖于目标感的树立和自我潜能的开发

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,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感。目标感和目标是不同的。目标感是有方向和崇高意义的精神追索。不然的话,当你局部取得了胜利,你的目标——有什 么样的房子、什么样的车子、什么样的职务,一旦达到的时候,你反倒会空虚,会无所依傍地索然。如果说,目标感是高远天际的朝阳,目标就是近处的那座山峰。

但目标感和目标一定是要统一的。草蛇灰线,伏脉千里。如果你的目标感是看重自己的亲人,让自 己和家人幸福,你的目标是一个和睦家庭,那么,你就要争取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。

心理学家弗兰克说过:“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挑战的世界.而是一个值得他去奋斗的目标。我们需要的,不是免除麻烦,而是发挥我们真正的潜能。”

如果你的潜能一直得不到发挥,那它就会像一头蠢蠢欲动的野兽,在你的身体里东奔西撞,让你牢骚满腹、愤世嫉俗、不得安宁。环顾我们周围,有很多这样的人,总是怨天尤人郁郁不得志的样子,其根源就在于自己的潜能没有得到适当喷涌,既无法为社会和他人造福 ,也让自己时时生活在阴郁寡淡的压抑状态。所以,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天分潜能最大化发挥。天分潜能是我们快乐的触媒。而快乐的持久就是幸福的地基。天分最大化带来了幸福最大化、贡献最大化。

总之,只有一生中不断地从目标和开发自我潜能两方面人手 ,找到持久而稳定的意义感,你才能充实而快乐,也就能拥有真正的幸福。

  • 上一篇:你有没有试过与一个你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在一起?
  • 下一篇:男女见家长的九大尴尬
  • 相关推荐

    分类信息